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 >
《穿过寒冬拥抱你》票房破8亿 斩获2022元旦档票房冠军
破8亿!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票房正式突破8亿大关,锁定2022年元旦档票房冠军。电影自2021年12月31日公映以来,在元旦假期后连续两个周末再掀观影热潮,口碑持续发酵,吸引不少观众二刷观影。此外,电影也正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英国热映,不少海外观众看哭眼眶:“在大洋彼岸看到家乡话的电影,真的太亲切了”、“虽然已经被剧透完了,但还是哭得稀里哗啦”……
电影今日发布了片中“阿勇武哥暖心救猫”片段,展现了黄渤和贾玲饰演的志愿者帮猫妈妈接生的暖心一幕,“刚开始还是一只猫,生出来就是一个家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善待。影片在片尾字幕中更是致谢了出镜的五只猫咪,每一只猫咪都有名字,彰显电影从内到外的温暖调性。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由薛晓路执导,黄渤、贾玲领衔主演,朱一龙、徐帆、高亚麟、吴彦姝、许绍雄、王骁主演,周冬雨特别友情出演,刘昊然、乔欣友情出演,正在热映中。
票房破8亿看哭海外观众 密钥延期陪你穿过整个寒冬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上映两周以来,票房狂揽8亿,打破贺岁档单日票房影史纪录,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势头强劲,连续14天斩获票房冠军,收获观众无数好评。截至目前,已有1900万观众走进电影院,重温那年寒冬的温暖回忆,更有不少对结局“意难平”的观众不断二刷、三刷:“叶老师和我们挥了挥手,他只是去了自己的诗和远方”、“结尾的大合唱听一遍哭一遍,在这首歌里倾注了穿过寒冬拥抱美好的希望”。日前,电影陆续在海外上映,纽约一位海外留学的观众说“以为很轻松,结果哭到纸巾不够用”、马来西亚的华人观众坦言:“无法用语言形容,真的很好看”……身在异国依然看了热泪盈眶,电影关照现实,以全民记忆碰撞出全民情感,引发全民共鸣。
近日,电影宣布密钥延期,放映将延长至2022年2月28日,不仅陪观众拥抱跨年,还陪伴大家穿过一整个寒冬,可谓将陪伴的仪式感进行到底。这样一部在岁末年初都温暖治愈的影片,用诗意的手法、浪漫的表达跟残酷的生活博弈,让观众感受爱的力量。它不书写英雄和奇迹,而是从真实经历疫情的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更加真实地感知、接近那年寒冬发生的故事,导演薛晓路用女性导演独有的细腻温柔给电影蒙上了一层爱的面纱。在疫情依然严峻的今天,用电影告诉我们,除了要有应对病毒的勇气和力量外,穿过寒冬的拥抱、拼尽全力的守护所爱之人也弥足珍贵。
黄渤贾玲演志愿者暖心救猫 猫演员上了片尾字幕“所有生命都值得尊重”
“刚开始还是一只猫,生出来就是一个家了”,电影今日曝光了“阿勇武哥暖心救猫”片段,再现影片中被大家称道的志愿者帮猫接生一幕。片段以近景镜头细微呈现猫妈妈生小猫喂奶的过程,黄渤饰演的阿勇更是一语道出了“从一只猫到一个家”的个体和家庭的联系,并将一窝猫偷偷送给儿子,画面十分戳心。
据导演介绍,拍猫这场戏历时差不多两个月,接生近景特写拍的是一只猫舍怀孕的猫咪,接生由猫舍主人接生,等到两个多月小猫长大了,再拍阿勇儿子打开纸箱看见小猫的镜头。救猫那场戏也是猫妈妈生宝宝身体基本恢复了,主人抱去现场和演员拍的特写,而拍全景时猫咪都在休息,用假毛绒尾巴拍。剧组用心善待每一个小生命,除了拍摄全程悉心照顾外,在电影片尾字幕更是罕见地写了猫咪演员的名字:花花、小灰灰、大咪、露易丝和奥利奥,不少细心的观众在二刷时也看到了这个暖心的彩蛋,“剧组真的很用心,甚至猫都有英文名”、“被小细节戳到了,每一只小动物都是小演员”……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发行,由薛晓路执导,黄渤、贾玲领衔主演,朱一龙、徐帆、高亚麟、吴彦姝、许绍雄、王骁主演,周冬雨特别友情出演,刘昊然、乔欣友情出演,正在热映中。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纪录电影《无臂七子》定档5月16日 敬颂残疾书法家逆境人生
今日,由金行征导演的纪录电影《无臂七子》正式定档5月16日全国助残日公映,并发布定档海报及预告。陈意涵Estelle 2020生日会圆满落幕 首秀性感舞姿惊艳全场
10月17日,心喜文化旗下艺人陈意涵Estelle在北京举行了“Roaming the stars|环游星河”生日会。当日,陈意涵Estelle带来自己8首经典曲目的现场演唱,并与粉丝分享了此次生日会的主题含义,现场设置了超多福利环节感谢粉丝。除此之外,陈意涵Estelle更首次秀出性感舞蹈,出乎意料的惊喜反转,引起现场粉丝连连尖叫。 唱跳开场造型多变 现场撕衣霸气反转引尖叫 生日会当天,陈意涵Estelle与舞团合作,以一曲充满甜蜜回忆的《想你》唱跳开场,轻快悦耳的音乐搭配巴洛克风格短款礼服,瞬间燃动现场。在活跃的气氛中,陈意涵Estelle通过一曲弹唱的《他们说》将粉丝的情绪充分调动,并与大家分享了此次生日会的主题含义,诉说对粉丝的想念与感谢。随后,陈意涵Estelle改变造型,身穿淡紫色蝴蝶结连衣裙,在现场星空覆盖下的视觉特效中演唱了《小星球》、《一点点》两首歌曲,唯美的画面和一贯的稳定现场live,将女生羞涩又勇敢的淡淡心悸完美展现,引得现场欢呼不已。 演出后半段,陈意涵Estelle更是在歌曲的唱跳过程中霸气撕衣,一改往日甜美风格,身着黑色深V套袖礼服,大秀性感舞姿。如此霸气的反转,也引得现场粉丝持续尖叫。而后,全新EP《飞行模式》中《Autotune》和《面具》两首歌的再度演唱,不同以往的动感曲风,也令现场气氛持续火热。 化身“小陈总”设置多重惊喜 双向表白实力互宠 陈意涵Estelle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意中人”的陪伴。今年的生日会以“Roaming the stars|环游星河”为主题,对于意涵来说,每位“意中人”都是自己宇宙中的小星球,她在银河中穿梭,倾听星河里每一颗星球的梦想,努力为他们实现,也希望借这场生日会回馈粉丝们默默陪伴的心意,将自己的每个瞬间都分享给她的“意中人”。 当日,除了精心准备的表演舞台外,陈意涵Estelle还与现场粉丝频繁互动,各类趣味小游戏“歌曲竞猜”“心意相通”“舞蹈教学”轮番上阵,化身“小陈总”实力宠粉。而粉丝也现场合唱应援曲《意语》大声表白意涵,双向表白实力互宠,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之后切蛋糕环节,陈意涵Estelle身穿粉色抹胸晚礼服惊艳登场,现场弹唱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我喜欢你》,回馈粉丝的喜爱与追随,与粉丝留下了珍贵的生日记忆。最终,在众人依依不舍的情绪中,陈意涵Estelle再度演唱安可曲《Your Smile》与“意中人”告别,“Roaming the stars|环游星河”生日会完美落幕。 不拘于一隅 陈意涵Estelle用作品回馈粉丝 出道以来,陈意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亮眼的表现。从《蓬莱间》的大明星笑笑,到《且听凤鸣》的团宠小萌师妹朝歌,再到《恋恋小酒窝》的唐双鲤,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是她的认真解读和全心呈现。而绝对的镜头感和抓眼的情绪表达,也令陈意涵Estelle在时尚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今年陈意涵Estelle更发布了首张EP《飞行模式》,四首原创歌曲也体现了她非凡的创作能力,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和大众的高度认可,更在发行一周内登顶各大音乐榜单。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我们都能感受到陈意涵Estelle对于创作的执着与坚韧,她总是在用最真挚的方式为我们带来惊喜。 我们在每一个晴朗的夜晚,抬头遥望蓝色星河,都能听到少女婉转的歌声,感受到光年的想念。相信23岁的陈意涵Estelle不管是在音乐领域上还是其他领域都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保持期待,静候少女更加明朗的未来吧!万玛才旦新作《气球》发布终极海报首度聚焦女性情绪及困境
今日,由万玛才旦编剧、导演,索朗旺姆、金巴、杨秀措领衔主演的电影《气球》,发布终极海报。在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作品系列中,《气球》首次描摹藏族家庭群像,聚焦以女性为中心的普遍焦虑情绪,其间更蕴含着对女性生存及情感困境的反思。终极海报中,女性、家庭元素更为突出,母亲位居大地正中央,鲜明的红气球象征着生育,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大地与天空等二元对比冲突的意境,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信仰与现实如何抉择”这一电影主旨彰显的淋漓尽致。 首度聚焦女性情绪及家庭困境 激发大众情感共振 电影《气球》讲述了达杰(金巴 饰)一家因一只普通的避孕套卷入了一系列尴尬而又难以抉择的事件当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饰)意外怀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诚、思想传统的达杰坚信孩子是去世的父亲灵魂轮回转世,面对现实的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原本宁静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破,恩爱的夫妻俩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与万玛才旦导演既往作品相比较,电影《气球》的故事不仅更加通俗易懂,充满了黑色幽默,更将故事中心设置为家庭中的母亲所面临的压力与困境。正如陈丹青老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超前点映中所说:“万玛才旦的所有作品全部是在探讨人性,《气球》这个电影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 不少影迷表示,作为当代女性,在职业与家庭间,同样也面临着是否要生孩子的选择,可以说对这种压力、迷茫、焦灼的情绪,具有很强的共情力。 万玛才旦导演也表示,自己做电影从来不会奔着一个主题去做,而是从创作灵感出发,与自己所熟悉的藏族人民真实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投射进自己的情感和观察体验。《气球》这部作品是真实的、真诚的、善良的,是对人生普遍困境的一次深切关照,相信这部真诚动人的作品,值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信仰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性反思 高品质佳作全民推荐 作为一部越品越有味道的高品质文艺佳作,众多影迷均为电影的艺术高度、人文深度所深深折服。尤其是对母亲卓嘎生存境遇及情绪困境的展现,电影中就有许多精彩的细节,令影迷津津乐道。 在映后交流对谈中,不少观众均发现,电影中运用了许多精心设计的长镜头,超现实的唯美画面来呈现以卓嘎为中心的人物焦虑情绪。同时,各种充满隐喻的对比意象也增强了赏析趣味,如象征着轮回转世的“痣”却在梦境中被孩子们摘下;不能生崽的母羊的命运,与不想生孩子的卓嘎命运的对应;以及通过妹妹面临信仰与爱情之间的冲突,来折射卓嘎的困境等。电影《气球》意象丰富,既有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照,也有对传统信仰的反思与追问,兼具观赏趣味与对极致光影的审美追求,作为万玛才旦导演集大成之作,堪称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高品质文艺佳作。为此,在多场超前点映场中,众多资深影评人、导演、文艺评论家等,都对《气球》赞不绝口,纷纷向观众强力推荐,希望有更多观众能够欣赏到这部诚意之作。 电影《气球》由北京盛唐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厂大门(天津)影业有限公司、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出品,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11月20日,期待色彩鲜红的《气球》能够飞的更高更远。《未来中国》“深潜院士”汪品先求解未知深海 科学青年团探寻海洋奥秘
曾经期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已成现实。神舟飞船载人航天进入遥远的太空,蛟龙号载人潜水下潜几千米深的海洋。但是几百年来,我国总是从海洋的表面研究海洋,深入海底研究意识淡薄,技术受限。海洋研究的关键在深海,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未知且神秘。 本期《未来中国》聚焦海洋科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介绍中国深海研究的起步与发展,讲述深潜研究的梦想与现实。更有五位科学青年团成员进行科学竞演,带你重新认识海洋,探索神秘未知的深海。 跨界科普 科学团青年多角度解读海洋科学 B站百大UP主“芳斯塔芙”“鬼谷藏龙”的运营者唐骋,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声线和跌宕起伏的解说节奏,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深海生物和海底奇观。水下两百年存在着船蛸、樽海鞘、珊瑚礁,还有飘零的海洋雪滋养着繁盛的生命,深海里的这些发现令人惊叹,但人类对全部海洋的认识还不到百分之五。不得不让人发出灵魂拷问:黑暗的深渊里,还潜藏着多少激动人心的秘密? 当机器鱼更像鱼,深海的前景将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北大金融硕士林鹰谷介绍了一种仿生机器鱼,这种鱼外形与真鱼相似,动作高度仿真,不仅可以卧底鱼群内部引导真鱼洄游繁殖,还可以帮助完成深海勘测任务,当个体仿生向群体仿生发展,智能技术能让仿生鱼发挥更大的优势,拓展人类对深海的认知。 深海没有路,如何才能到达深不可测的海底呢?复旦学霸张佳伟告诉大家,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一步步打造国之重器并实现了载人深潜器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第一的突破。此外,张佳伟还外出还亲身体验了一下深海电梯“奋斗者号”,并带领大家找到了载着汪院士九天三次执行下潜任务的中国顶级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收获满满。 自称上知天文,下知海里的脱口秀大王庞博对海洋科学的理解居然是海鲜科学?其实他分享的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之间的差异,而且还一本正经的分析了东西方海神不一样的根本原因。全程知识多、笑点足,用幽默的方式科普,难怪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讨论的话题有多重要。 善于抽丝剥茧的跨界青年蒲熠星探讨了深海对地球的影响,原来海底活动非常热闹,火山爆发、地震都是海底运动引发的大灾难。陆地上的灾难可以通过技术进行监测,而海底观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希望如汪院士所说,海底监测网将像气象站一样遍布。 40年厚积薄发 深海研究发起人探索海底世界 2008年,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腾空出世,2017年,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海试成功。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纪录。与中国探索海洋梦想一同实现愿望的,还有一位等了40年的老人。 这期《未来中国》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他被誉为“中国深海研究发起人”,又被称为“深海勇士”。1999年,他在南海主持中国南海钻探,开启我国深海科学探索。随后,他主持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让我们国家在南海研究上更加具有话语权。 2018年5月13日,82岁的汪品先院士终于实现了下潜梦想。被问及为什么执着于下潜,汪品先院士称:90年代在国外考察,看到国外搞深海受到了启发,自己很幸运较早知道海洋的关键在深海,但当时中国技术条件不充足,从前只有发达国家研究深海、到达深海,如今中国有自己的深潜研究,特别扬眉吐气。 节目上,汪品先介绍,现在海洋三大技术都在发展,深网国家发改委已立项,深潜有很多研究成果,深钻也有造船。当然,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主持中国南海深部计划,带领七百多人坚持研究深钻,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而且,听了科学青年团的分享,汪品先院士无比欣慰于不同专业的人对海洋有很大的兴趣。汪品先院士坦言,“我的时间很宝贵,不能慷慨”。被问及当下迫切想要实现的愿望,汪先生称一个是完成科普书的编写,一个是希望中国海洋研究发展出中国学派,正如他给学生题字所写:德育贵在信仰,科学贵在怀疑。 如今,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开展深海研究的能力,但是海底究竟有什么?为什么深海研究非常重要?为什么要越潜越深?3月18日21:30东方卫视《未来中国》,汪品先、科学引荐人陈辰和由五位学霸青年组成的科学青年团,与你一同遨游海底世界。
站点信息
- 公邮:ywenkb@163.com
- 欢迎走进 娱闻快报
-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