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XR北京|沿着时间的河流,探索影像脉动中存在的无限可能

202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XR北京启动发布会,于4月17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新潮胡同6号鸿庆楼旧址1楼成功举办。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影片早已不再局限于银幕之内,而是通过XR等技术拓展了其发生的空间并打破了固有的观念。本届XR北京正是以“影”为主题,既讨论在如今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电影影像的继承于开创,也持续深入探索虚拟对现实发生的影响。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副主任郝洁,北京国际电影节XR单元发起人李迅,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部副部长沙丹,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中影动画总经理、中影集团艺创中心负责人宋薇薇,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杨洋等嘉宾出席了本次XR北京单元启动发布会,其中部分嘉宾也分享了自己对于XR技术与电影影像行业相交融的前瞻性看法。

是似曾相识,也有前所未见
在启动发布会中,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简单回顾了XR单元在这六年间的快速发展,并提到未来也将继续在文化中心北京展示更多全球优秀的XR作品,让大家的选择更多元,看到的内容更丰富。另外,林思玮也期待着行业内能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从而带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林思玮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部副部长、中国电影资料馆公共事业部副主任沙丹表示,
当一部作品在一个新空间和新时间播放时,它便产出一种新的文化。而北京作为既拥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有青春跃动活力的城市,加上XR技术,将会形成新的碰撞。

【沙丹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部副部长、中国电影资料馆公共事业部副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以AI为例,分享了XR作品从主题内容到使用技术这几年的变化,也相信未来AI技术将继续推动XR作品向更创新的方向进行突破与发展。

【孙斌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
作为XR单元的发起人,李迅老师一直致力于将世界上最好的最前沿的AR、XR作品带给大家,而今年在面向大众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希望通过这些改进能让观众的体验感更好。他也希望XR单元的举办能够引领国内的创作,推动国内XR行业的进步。

【李迅 XR北京发起人】
本次XR北京单元的策展人车琳,则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XR北京单元的三个板块,分别为混合现实的装置空间、虚拟现实的交互场域及360影院的全景幻影。她也简单分享了本次XR北京场地的分区安排,整个场地的视觉装饰是在艺术家郑元無的涂鸦作品《鸿运当头》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未来气质的几何形状和颜色,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空间中有不一样的感受。

【车琳 策展人】
是意料之中,也有妙想天开
本届XR北京的展映活动将在4月18-27日在前门鸿庆楼旧址举行,届时将对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9部作品进行展演。我们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时,可以借此作为瞻前与回望的媒介,探索未来影像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在本次展映的作品中,《重影时刻》(Shadowtime)与其姊妹篇《现世方舟》(Our Ark)将AI融合进影像创作中,使观众可以真切感受到AI生成影像在虚拟世界对现实的重建与再现。
《未竟之作》系列作品由五位著名导演,包括阿贝尔·费拉拉、凯瑟琳·哈德威克、蔡明亮、李明世、河濑直美,以建模的形象向观众分享他们在电影媒介未实现的项目。
《肯尼迪纪事》则呈现出历史的画卷,将相关影像素材叠印游走在3D重建的街景原貌,这种能够身临其境的观看方式,也呈现出未来VR纪录片的潜力。
如果你对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XR展映单元中展出的《石头剪子布》念念不忘,那么今年你一定不要错过《异星》(Astra)和《万物起源》(Origen)这两部同样优秀、探索手势交互的作品。前者通过手势互动带大家进入太空,感受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后者则深入丛林,通过手势与行走的方式让大家“切身”感受亚马逊丛林的文化和寓言。
此外,XR技术不止可以助力影像作品拓展其表现的边界,它在物理空间的优秀表现同样可以帮助特殊人群更好的接触这个世界,也让我们对他们生活的了解迈向体认的维度。在本次展映的作品中,2023年威尼斯获奖作品《帝王》(Emperor)通过超现实场景让观众对失语症人群的世界实现了真正“感同身受”、《少年卢的世界》(Lou)则通过VR技术让我们对自闭儿童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视角。



诚挚邀请您于4月18-27日亲自来到在前门新潮胡同6号鸿庆楼旧址,切身体验本届XR北京单元中这些优秀作品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本次XR北京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北京东方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开文投(北京)新文化有限公司提供场地支持。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电影《一周的朋友》曝新预告 赵今麦林一107秒16次奔赴守护友情
电影《一周的朋友》发布“陪伴即治愈”预告及“青春表情”角色海报,赵今麦、林一、沈月、汪佳辉“末日生存小队”组队成功,107秒预告当中林一16次奔赴赵今麦,为了创造属于朋友的记忆拼尽全力。影片根据叶月抹茶同名漫画改编,由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导演林孝谦执导、吕安弦编剧,4月2日全国院线上映。 对你来说,朋友的意义是什么?电影《一周的朋友》发布全新预告,为了和转学来的新同学林湘之(赵今麦 饰)成为朋友,徐又树(林一 饰)使尽浑身解数,送果汁、传纸条、布置秘密基地……但林湘之却有着难言之隐,关于朋友的记忆每周都会消失,逻辑鬼才徐又树却毫不灰心——“她把我们都忘了,说明已经把我们当成朋友了”。通过坚定不懈的陪伴和守护,林湘之、徐又树、宋晓楠(沈月 饰)、蒋吾(汪佳辉 饰)几位好朋友组队成为“末日生存小队”,在预告的结尾,林湘之向几位好朋友表示感谢。朋友是陪你挣脱迷茫,朋友是陪你面对成长,看完预告忍不住想对朋友说“有你在身边真好!”。 预告中赵今麦、林一哭戏镜头感染力十足,据导演林孝谦介绍,影片故事有许多表层以下的细腻,演员们要有巨大的内在才能扛起角色厚度。赵今麦、林一为了帮对方搭戏,在镜头拍不到自己的时候也真的流泪,帮助对方进行更好的演绎。有一场哭戏过后赵今麦久久难以出戏,沈月静静拥抱着赵今麦轻拍肩膀,假装捶导演“是谁一早就让她拍哭戏”,试图逗笑赵今麦。电影《一周的朋友》此次伴随预告发布的还有“青春表情”角色海报,赵今麦、林一、沈月、汪佳辉四人身着校服衬衫,尽显青春靓丽。学生时代的友情故事总是让人难忘,你和你的朋友拥有哪些共同记忆?4月2日走进电影院,一起去创造新的美好记忆吧! 电影《一周的朋友》由阿里影业可能制造、工夫真言影业、星野影业有限公司、东阳三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夫影业有限公司、东阳清晨影视有限公司出品,浙江微沐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工夫影业(宁波)有限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发行,北京国影纵横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行。4月2日全国院线上映,敬请期待!
《不期而遇的夏天》入围平遥电影节首曝海报 10月15日亚洲首映
第四届平遥国际影展将于10月10日拉开帷幕,今日影展官方公布了“首映”单元片单。电影《不期而遇的夏天》入围,同时首次曝光了影片“唯一的朋友”海报。画面中两个“少年”并肩而立,橙黄色的夕阳彰显出影片温暖的基调。本片由文章监制,易寒执导,陈创、郭可轩、郎月婷领衔主演,张磊、欧阳招娣主演,秦海璐友情出演,李梦特别出演。 豆瓣9.4分导演银幕处女作 聚焦“跨年龄友谊” 海报中,黄四毛(陈创 饰)和易水生(郭可轩 饰)站在废旧阁楼上,并肩依靠却又看向不同方向,神情中带着困惑和迷茫。在倦鸟归林之时,两个“少年”却看起来无处可去,夏日黄昏的温暖与两人孤独相依的状态形成呼应,加上海报上的宣传语“我在这里只有你一个朋友”,直观展现出两人这段跨越年龄的友谊。本片讲述了小朋友易水生意外结识了流浪汉黄四毛,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的故事。 导演易寒前作《遥望南方的童年》在豆瓣评分高达9.4,曾获得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教育题材特别奖,其“在朴素叙事间刺痛人心”的创作风格备受影迷推崇,且在年轻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次《不期而遇的夏天》作为易寒的大银幕处女作,延续了前作对于底层人群生存现状的关注,并坚持采用自然真实的拍摄风格,创作出“悲凉之下,温暖弥漫”的质感。 好剧本吸引郎月婷、秦海璐、李梦加盟 甘为素人演员做“绿叶” 主演陈创曾刻画了《宝莲灯》中的哮天犬、《福贵》中的徐福贵等多个经典角色,此次出演吸引陈创的正是“黄四毛”让人又爱又恨的多面性格。同样,凭借《喊·山》等多部优质作品,备受认可的郎月婷,刚刚夺得飞天奖的秦海璐,在《隐秘的角落》中表现亮眼的演员李梦,“国民教导主任”张磊等实力演员,都在看过剧本后被影片中真实鲜活的角色打动,决定出演。 与《遥望南方的童年》类似,《不期而遇的夏天》同样选择尽可能靠近真实状态的拍摄。易寒启用宜春当地的儿童本色出演,影片另一主演郭可轩则是导演在当地选出来的素人演员。值得一提的是,除陈创外,众多实力演员为素人小演员甘做“绿叶”, 一同演绎夏日的温暖故事,值得期待。 《不期而遇的夏天》由陌陌影业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细蓝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将于10月15日在平遥电影宫进行亚洲首映。
当中二兄妹撞上新“哥”首发 电影《2哥来了怎么办》再曝全新剧情海报
由郑芬芬执导并编剧,胡先煦、邓恩熙、郑伟、代乐乐、陈希圣领衔主演的青春家庭喜剧《2哥来了怎么办》继定档6月12日后欢乐动作频发,精致物料配合欢乐情绪引人注目。
温系宜兰饶舌仔STACO新专辑《兰城话》用音乐上演一场浪漫宜兰故事
温系宜兰饶舌仔 STACO创作题材多从家乡出发,作为以宜兰当创作题材的饶舌歌手,他擅长描述游子思乡情怀,用地道宜兰腔唱出丰厚的在地味。在《雨市》和《东北季风》两首单曲先行释出后,STACO的新专辑《兰城话》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发行。 STACO提到,与其他县市不同,宜兰的闽南语是在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下,保留仅存的「漳州腔」,这种在地人才懂的特殊韵味,也成为他创作时的语言特色。他的《兰城话》便是一张用宜兰腔讲述宜兰故事的专辑,STACO用《雨市》和《东北季风》塑造宜兰场景,带领听者从旧城「逛」到北门口,家乡长辈们的叮咛也化作一曲《念skit》收录,而宜兰特有的「腔」和发源自宜兰的「歌仔戏」更成了他唱词中重要的文化底蕴。专辑曲目环环相扣,顺着专辑曲序听完,就像看完一部带有浓浓兰阳风的电影。 专辑主打曲《雨市》和《东北季风》于上周先行释出便获得乐迷好评,诸多回响给了STACO很大鼓励。STACO笑说,《雨市》是在描写宜兰身为全台降雨天数冠军县市的氤氲朦胧美,没想到拍摄MV当天竟然放晴,原先预定水气感满满的画面瞬间变得干爽,这也让拍摄团队直呼「太难得遇到无雨日了吧!」而《东北季风》邀请到新生代创作美声「RedPig陈虹竹」合作,两人透过将季节具象化的拟人手法,以冷冽的东北季风比拟虐心的感情旧伤,希望藉由这首冷系情歌,陪伤心的人度冬。 不只STACO生于兰城,专辑的制作团队恰好都是宜兰子弟,就连专辑封面也是使用较为冷色的建材,充分展现宜兰的质感气味。专辑编曲人 OLDWAYS认为宜兰在画面上是带有颗粒感的,不脏却带有亲切的古意,这也呈现在乐曲取样和整体编曲的氛围塑造上。而受到歌仔戏前辈陈亚兰的启发,STACO想到可以将歌仔戏结合饶舌,便写出《歌仔》这首歌,并许愿希望有天能够一起和传统剧团激荡出更多火花。 在新专辑中,STACO就像个不拿大声公的导游,用接地气的口吻娓娓道出台湾东北角的故事,引你深入几经更迭的宜兰在地巷弄。他说,小时候很常到宜兰的南馆市场找朋友玩,印象中以前顶楼有家电影院,「大概就是这样富人情味的人文景色,在我离乡后,反而深刻地浮现,才促使我创作吧!」STACO希望能借着他热爱的嘻哈音乐,呈现家乡更多元的特色文化,并站上更多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宜兰的丰富与美好!
站点信息
- 公邮:ywenkb@163.com
- 欢迎走进 娱闻快报
-
扫一扫关注微信


